双性恋旗帜:含义与历史

Ariel S
Ariel S
双性恋旗帜

双性恋旗帜是比较知名的骄傲旗帜之一,但它仍然不是最常见的旗帜,很多人都对旗帜上的颜色究竟意味着什么有疑问。在这篇文章中,我希望能解释双性恋旗帜颜色背后的意义,告诉大家一些关于旗帜的历史,并分享一些使用过旗帜的著名事件。

双性恋旗帜代表谁?

双性恋自豪旗

如果一个人是双性恋,那就意味着他被不止一种性别所吸引,他要么对不同性别的人以及自己的性别有浪漫和/或性吸引力,要么对自己性别以外的两种性别有浪漫和/或性吸引力。 

然而,这只是双性恋最常见的定义。每个人的定义都可能有细微差别,双性恋者可能更偏爱一种性别而非另一种性别,但仍可被视为双性恋。

双性恋旗帜意在代表所有双性恋者,无论他们主要被另一种性别吸引,还是被自己的性别吸引,或者两种性别都同样吸引。 

双性恋旗帜的颜色意味着什么?

粉红色 - Pantone 226

双性恋旗帜中的粉色潘通

双性恋旗帜中的粉红色代表同性和/或同性吸引。 虽然并非所有双性恋者都喜欢自己的性别,但对于那些喜欢自己性别的双性恋者来说,粉红色就是他们的象征。

紫色 - Pantone 258

双性恋旗帜中的紫色潘通

紫色是粉色和蓝色的混合色,意在代表一种以上的吸引力或者说,双性恋者对自己的吸引力以及如何与之相处的混合感受。作为一个双性恋者,我对这种颜色产生了共鸣,因为它代表了我有时感到的困惑,以及无法融入一个明确界定的框框的迷茫。

不过,该旗帜的创作者迈克尔-佩吉(Michael Page)称,紫色(粉色和蓝色的混合色)代表双性恋者如何不引人注意地融入同性恋和异性恋社区。 就我个人而言,我并不觉得自己完全融入了这两者,但我仍然认为这是一个很酷的概念!

蓝色 - Pantone 286

双性旗中的蓝色潘通

双性恋旗帜中的蓝色代表对异性/性别的吸引,和/或对自己性别以外的性别的吸引。 

我原本以为双性恋旗帜上的蓝色和粉色代表着对男性和女性的吸引力,但我惊讶地发现这两种颜色的含义其实完全不同。不过,老实说,这样最好,因为与只对男性或女性有吸引力的简单想法相比,双性恋的定义更具包容性。 

双性恋旗帜创建于何时?

双性恋旗帜于 1998 年由佛罗里达州的双性恋活动家迈克尔-佩奇(Michael Page)创建,并首次出现在他现已不存在的博客 BiCafe.com 上。 佩吉设计了这面旗帜,为双性恋群体引入了一个总体标志,当时其他同性恋群体已经有了这个标志,但双性恋群体还没有。

这样,佩奇为双性恋社区做了一件大好事,他推出了一面既有包容性又有鲜明双性恋特征的旗帜,这面旗帜将在未来几十年中一直使用。 

不过,这面旗帜的创意并不完全是佩奇的。国旗颜色的灵感来源于 "biangles",这是一组粉色和蓝色重叠的倒三角形,在它们的交汇处形成了一个小的紫色三角形。

透明背景上的双性恋 Biangles 符号

据报道,该设计由 Liz Nania 为 第二次全国女同性恋和男同性恋权利华盛顿大游行 在 1987 年。

什么时候使用过双性恋旗帜?

BiCafe.com 1 周年纪念派对

双性恋旗帜在 BiCafe.com 的一周年庆典上首次公开亮相。该网站由迈克尔-佩奇(Michael Page)创建,是双性恋者和有疑问者的聊天室。该网站从 1997 年运营到 2012 年,共计 15 年。 尽管它已不复存在,但它确实促成了双性恋旗帜的出现,并作为一个显著标志延续至今。 

佩奇之所以在周年派对上首次推出这面旗帜,很有可能是因为派对上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人,他们对他的设想和创意持开放态度。这面旗帜之所以被采用,而蓝色、粉色和紫色最终被视为 "双性恋色彩",部分原因在于佩奇了解他的受众,他首先在派对上和网络上向一群人介绍了他的旗帜,这些人理解他的旗帜,并有可能继续采用他的旗帜。

东京彩虹骄傲

双性恋旗帜的另一个熟悉的家园是 东京彩虹骄傲东京彩虹骄傲节(Tokyo Rainbow Pride)是一个为期一周的节日。东京彩虹骄傲是一个为期一周的节日。 旨在包容所有同性恋者,包括双性恋者。因此,在这个节日期间,不仅会悬挂传统的彩虹骄傲旗帜,还会悬挂双性恋旗帜和其他许多旗帜。 

在节日期间,许多不同的展位都会出现,作为各自组织的宣传前哨,其中包括 东京彩虹骄傲官方商店的展位。这家商店出售大量与自豪感有关的商品,包括各种 带有双性恋标志的物品 上!这些物品包括手持双性旗帜、心形双性旗帜吊饰手链和双性旗帜别针。 

如果您想了解有关东京彩虹骄傲的更多信息,请访问 本条!

其他 LGBTQ+ 旗帜

当然,双性恋旗帜并不是唯一的骄傲旗帜,它只是众多骄傲旗帜中的一面。其他著名的骄傲旗帜包括女同性恋旗帜、无性恋旗帜、泛性恋旗帜等!点击这里查看我们其他介绍各类自豪旗帜的文章!

Ariel 来自美国康涅狄格州。她一生都在写作,构思并创作了各种项目,如正在创作中的悬疑小说、多个短篇小说、关于日本的博文以及内容丰富的网络文章。 她对日本的热情也是从年轻时就开始了,并有兴趣在这里长期生活。她曾在日本东京、大阪、京都、香川、神奈川、广岛和新泻等地旅行和居住。 来日本后,她从事过各种工作,包括英语教学、全职学习日语以及为一家电子商务网站编辑文章,她很高兴能为 JGG 撰稿!